纪念潘天寿大师
知道潘天寿的纪念馆在杭州是由于一套邮票首日封,否则当时身在杭州三年若是错过怕是要扼腕的罢。去过两次,纪念馆在寻常百姓家的弄堂里,第一次还以为找错了地址。
心胸之博大,气质之刚直,看他的作品就一目了然。重读大师生平,及他写的最后一首诗“莫嫌笼狭窄,心如天地宽。是非在罗织,正古有沉冤。”黯然。
附大师生前笔记,在此无庸多言:
“
用墨
墨为五色之主,然须以白配之,则明。老子曰:‘知白守黑’。
画事以笔取气,以墨取韵,以焦、积、破取厚重。此意,北宋米襄阳已知之矣。
用墨难于枯、焦、润、湿之变,须枯焦而能华滋,润湿而不漫漶,即得用墨之要诀。
墨非水不醒,笔非运不透,醒则清而有神,运则化而无滞,二者不能偏废。
用色
色易艳丽,不易古雅,墨易古雅,不易流俗,以墨配色,足以济用色之难。
水墨画,能浓淡得体,黑白相用,干湿相成,而百彩骈臻,虽无色,胜于有色也,五色自在其中,胜于青黄朱紫矣。
淡色惟求清逸,重彩惟求古厚,知此,即得用色之极境。
中国画之用色,虽只有花青、赭石、朱砂、石青、石绿等等,种类不多,而且大多用原色,很少调合,但颜色质量却很讲究。与水彩相类色一比,就显得古雅沉着,没有飘浮俗艳之感。当然,使用技巧是主要的,但颜色本身的色泽也很有差别。
疏密虚实
画事之布置,极重疏、密、虚、实四字,能疏密,能虚实,即能得空灵变化于景外矣。
画事,无虚不能显实,无实不能存虚,无疏不能成密,无密不能见疏。是以虚实相生,疏密相用,绘事乃成。
实,有画处也,须实而不闷,乃见空灵,即世人‘实者虚之’之谓也。虚,空白也。须实中有物,才不空洞,即世人‘虚者实之’之谓也。画事能知以 实求虚,以虚求实,即得虚实变化之道矣。花卉中的疏密主要是线的组织,成块的东西较少。当然,有的画也能讲虚实。如一幅兰竹图,从整体上看,几块大空白叫 虚,兰花和竹子为实,从局部来讲,竹子的运笔用线,有疏有密,线条交叉的处理就是疏密问题。
指画
指头画之运纸运墨,与笔画大不相同,此点即指头画意趣所在,亦即其评价所在。倘以指头为炫奇夸异之工具,而所作之画,每求与笔画相似,何贵有指头画哉?
指头画,宜于大写,宜于画简古之题材。然须注意于简而不简,写而不写,才能得指头画之长。不然,每易落于单调草率而无蕴蓄矣。
指画是偏侧小径,第于运指运墨间别有特致,故自高且园后至今未废也。
指墨以凝重生辣见长,为笔墨所难到。
”
可惜网上能找到的色彩都大大的off,况且尺寸差的太远,气势不能表现原作之万一!
贴几张稍微好一些的,聊以纪念,杭州西湖南山路景云村1号。
注:原作色彩更鲜艳,让人感觉一片黑白水墨中是跃出纸面的灿烂。巨幅。
非“巨幅”的作品:
0 Comments:
发表评论
<< Home